通訊員 王雅楠 本報駐滄州記者 李家偉 文/圖
  明代的紅木桌椅,清代的大轎子車,民國的織布機……走進一間倉庫,仿佛在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碰撞與交融。滄州55歲的劉錫九是這些藏品的主人,他痴迷收藏近30年,格外鐘愛民俗收藏,至今已有了8000餘件藏品。劉錫九說,“我希望通過這些藏品能夠讓後輩們瞭解民俗文化,讓民俗文化傳承下去。”
  偶然擁有首件藏品
  12月20日上午,記者跟隨劉錫九來到放置“寶貝”的倉庫。他耐心地介紹著每件藏品的由來及用途。“看到這些古農具、老傢具,讓我回想起以前的生活。”劉錫九說,他小時候在鹽山縣農村長大,從小就跟爺爺學寫毛筆字、背唐詩。199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為自己喜愛的收藏事業奠定了更好的經濟基礎。
  到了30歲的時候,劉錫九一次去村裡走親戚,無意間看到親戚家的柴火屋裡放著一臺織布機,佈滿了灰塵,他特別喜歡。“我就說,給你點錢吧,把織布機賣給我。”劉錫九說,他本來想買走這台織布機,但是親戚見他喜歡,就送給了他。這台織布機是劉錫九擁有的第一件民俗藏品,以後便與民俗收藏結下了不解之緣。
  走村串戶尋藏品
  沒想到,織布機拉回家後,家裡人也都非常喜歡。以後,劉錫九就經常騎著摩托車去周邊的村子轉悠,打著手電去古玩市場“淘寶”,並讓親戚朋友也都幫忙留意好的東西。2002年的時候,劉錫九在河間一家大戶人家家裡發現了一輛大轎子車,是古時候大戶人家的小姐乘坐的,做工精細,用料考究,他不惜以60000多元的價錢買回了家。
  劉錫九剛開始搞收藏只是出於一種興趣,後來便一發不可收。他經常自己開車到石家莊、天津、山東、北京、河南等地的各大古玩市場“淘寶”。他還一直醉心於收藏知識的學習,向資深收藏家學、向書本學,在他的床頭、案邊擺滿了收藏用的書籍。他經常說,每一件藏品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看到它們,摸一摸,賞玩一下,就像穿越到了那個時代,感受著那個時代的氛圍,仿佛在和那個時代的人對話。
  夢想建立民俗博物館
  劉錫九熱衷民俗收藏,他認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生活節奏加快,相應的一些民俗文化正逐步淡化,有的甚至絕跡,小時候記憶中的一些東西很難見到了,這種情結支撐著他在近30年的時間內,收藏了8000餘件民俗藏品。
  一直以來,劉錫九夢想建一個“民俗博物館”免費供人參觀,讓更多的人瞭解過去的生活,瞭解藏品背後的文化內涵,為收藏愛好者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他為了這個夢想在努力,“我有信心實現我的夢想,我更希望民俗文化能夠傳承下去。”
  (原標題:滄州一市民夢想建立民俗博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muuckciuzs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