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17日05版)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東崗小學教師王姝燕在自己取樂於書籍之時,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讓學生愛上那些“美如畫”的文字,如何為孩子們搭建自主閱讀的橋梁,讓他們與她一同在書的海洋里盡情徜徉。帶著思索,她一直與孩子們走在“與書為伴”的路上。
  對於小學生而言,沒有感受過“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的那種快樂,又怎樣體會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的精妙?為此,她常把自己家中的繪本書放在班級圖書角,目的是告知學生誰願意看就借走,記得還就行。
  孩子們為能借到老師的書而沾沾自喜,讀過之後能為大家講那些繪本故事而揚揚得意。老師的書似乎滿足不了孩子們讀書的興緻,於是圖書角熱鬧起來啦!孩子們自發地把自己的書擺放在那裡,努力讓自己有更多選擇圖書的機會。
  看著老師對自己讀書之後沒有什麼要求,反倒讓他們自主選擇的空間變大了。有一個孩子曾經對王姝燕說:“老師,我從來沒覺得書離我這樣近,讀書會這樣快樂。”原來他的父母要求他在每次閱讀之後寫出讀後感,他就寧可放棄閱讀的機會。可見這樣的“無要求閱讀”讓孩子們敲開了閱讀之門。
  但是,在校讀書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如何能讓對讀書有極高熱情的孩子們在閱讀中有共同的提高?
  在一次不經意的做法之後她有了思路。那次她在圖書角看到了《好餓的毛毛蟲》這本適合一兩歲孩子看的繪本,可她覺得小學生看它太幼稚了,就隨口問了孩子的想法。
  “這本書設計很獨特,內容看似簡單,其實有深刻的道理,誰不想像毛毛蟲一樣化繭成蝶?”這名學生的回答讓她啞然了。
  第二天,她悄悄地告訴這個學生,讓他在下周班會時間把書推薦給同學看,看看他們能不能讀出更多的內容。結果在班會課上,學生的發言很精彩,贏得了大家陣陣掌聲。看過的、沒看過的都想第一時間從他手中拿到那本書再看看。這件事讓她發現,孩子們的推薦相當有效,雖然沒有老師指導,但方法是更為有效的。
  在王姝燕看來,讓孩子們愛上讀書只是對語文老師最基本的要求。如若要讓他們真正的做一個讀書之人,還需要“熟讀而精思”。為此,她時常進行“家校聯動”,挖掘家長們的巨大潛能,把親子閱讀中的“亮點”放大再放大:有的親自來校講座;有的製成樣式精美的畫冊;還有的與老師溝通之後,讓孩子自信滿滿地走上講臺作為發言人……或許他們的“鑒”還較為主觀,也許他們的“賞”還較為片面,但是無論小說還是詩歌,無論繪本還是名著,都是一個家庭共同的思想結晶,參與其中孩子享受到的不僅是讀書的快樂,更是家庭中的幸福。
  多年來,通過王姝燕在教育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打開文學寶庫之門的種種做法,她的學生們也在讀書的過程中規範著自己的行為,凈化著自己的心靈。
  (2013年,紅雲紅河集團青年志願者與山西省太原市東崗小學結對,並於這一年為學校建立了“紅雲圖書室”,向學校贈送300餘冊圖書,這些種類豐富的圖書深受該校師生的喜愛。今年,集團青年志願者再次對學校進行幫扶,根據學校提出的申請,將“紅雲圖書室”升級為“金牌紅雲圖書室”,再次向學校贈送圖書300餘冊。)  (原標題:用智慧照亮孩童閱讀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muuckciuzs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